云霄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穿越明末成饿殍 > 第279章 莫名其妙的勤王之旅

第279章 莫名其妙的勤王之旅(1 / 1)

崇祯九年九月初五,京师紫禁城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很是难看,案几上堆满的军情奏报如同一座小山,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他眉头紧锁,目光在一份份奏报间快速扫过,每看一份,眼中的忧虑便更添几分。这些奏报大多是报告发现清军主力正在向冷口关集结,将掳掠的人口、钱粮一车车运往关外。

这时,一名太监迈着细碎的步伐匆匆进入殿内,“噗通”一声跪地,高声禀道:“陛下,湖广巡抚钱守庸的捷报送到!”崇祯皇帝神色一动,赶忙伸手接过捷报。展开细细看过之后,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定州地处京师以南,而冷口关远在北方,如今各地军报均表明清军正忙着收拢缴获的人口物资,从冷口关往关外撤离。定州离冷口关距离甚远,清军必定已将人马、物资集结妥当后撤离,钱守庸收复的恐怕只是一座空城罢了。不过,钱守庸能从武昌一路疾驰,短短一个月就抵达定州,倒也算是尽心尽力,行军速度着实称得上神速,和他的“悍马车神”之名倒也相符。

崇祯皇帝开口说道:“传朕旨意,着司礼监派人即刻前往定州,褒奖钱守庸及将士们,就说朕嘉许他们此番北上勤王的辛劳与功绩。”话锋一转,加重语气严肃道:“再令钱守庸与李明,即刻带兵火速北上,汇合各路勤王大军,趁清军尚未完全从冷口关出关之际,将其歼灭于关内,不得有误!”

太监领命后,赶忙退下准备圣旨。

九月初六下午,传旨太监抵达定州城。钱守庸与李明率一众将领在城门口恭敬相迎。传旨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钱守庸、李明等将士,一路辛劳,克复定州,实乃忠义可嘉。朕心甚慰,特予嘉奖,以彰其功。今清虏于冷口关携掠获之牛羊、人口、钱粮欲逃,着钱守庸、李明即刻整饬兵马,火速北上,与各路勤王大军汇合,务必将清军歼灭于关内,不得延误。钦此!”

钱守庸与李明领旨谢恩后,传旨太监收起圣旨,翻身上马离去。望着太监远去的背影,钱守庸面色凝重地对李明说:“将军,圣上旨意已明,此番北上与清军交锋,已成定局。”

钱守庸继续说道:“咱们明日启程北上,这速度方面还得稳妥为上,一天行军30里地便可,每到一处便择有水源之所安营扎寨,以防清军偷袭。”

李明却持有不同看法,他微微皱眉道:“老钱,如今清军忙于撤退,这十万人马聚在一处是一群谁也惹不起的狼,而若有谁贪功走得晚了被落在关内可就成了一条谁都能打死的狗了!所以,此时清军定然都在冷口关附近等着出关,不会有谁冒着被落在关内的风险远离主力来找咱们麻烦的。所以,咱们理应火速前进。依我估计,等咱们赶到京师城下时,清军差不多就该撤走了。要是路上走的磨磨蹭蹭,恐怕反会引起陛下不满。”

钱守庸略作思考后点头道:“如此说来,火速行军确有必要,但必须加强哨探,时刻警惕,防止遭遇埋伏。”李明对此深表赞同,点头答应。

话说,自武昌出发前,李明便安排辎重部队准备了三百辆大车,满载粮草随军前行。尽管准备充足,但大军一路人吃马嚼,消耗巨大,行至半途,粮草已然告急。无奈之下,李明也只好学习其他明军的先进经验。他让手下将士扮作流寇,趁着夜色,突袭了沿途的一些福王府名下的王庄和附近乡绅大型堡寨。这些王庄平日里高墙大院,一般连饭都吃不饱的流寇自然是毫无办法,但面对李明的火炮、步枪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纷纷被攻克。李明从中缴获了大量金银和粮食,这才让大军得以顺利抵达定州。

从定州出发仅两日不到,李明大军便赶到了京师城下。但此时却又接到兵部的命令,告知清军已全部撤出关外,令大军就地驻扎待命。紧接着又一道命令传来,命他们即刻率兵返回武昌驻地,不得有误。

李明和钱守庸自然是满心欢喜,率领大军掉头踏上返程之路。

返回途中,随军的粮草再次面临短缺困境。为解决粮草问题,李明故技重施,又派出兵马扮作流寇,对沿途的其他地主豪绅堡寨及王庄进行打劫。

边返程,李明边命人从流民中挑选一些愿意跟着去武昌的青壮男女在大军后面跟着。由于带着流民,行军速度较慢,整个返程历时约两个来月。终于,崇祯九年十一月中旬,李明和钱守庸成功带着大军与流民回到武昌。

回顾这一路勤王之旅,着实令人感慨。李明他们千里迢迢前去勤王,沿途官府竟无一个提供一粒粮食,大军全靠扮作流寇劫掠地主豪绅的堡寨获取补给。到了京师,连清军的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与之交锋开枪了,便莫名其妙地接到返程的命令。这一趟下来,与清军未曾有过正面接触,却在自己的土地上因粮草所迫对己方的地主豪绅下手,实在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令人啼笑皆非,却又透着无尽的无奈与悲凉。如此情形,不知于这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新小说: 豆腐西施她名花有主 满朝文武都想挑拨朕和丞相情谊 我艾潘妮穿越了但十五年前 我终日游荡 吃掉那块唐僧肉 贵族男主的假未婚妻 被读心后我宠冠后宫 药学女博士穿成渣知青 皇后很忙 人在古代,但考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