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因为她这个北雍王负伤不得不回府修养,燕白鹿等人还留在古阳关处理战后诸事,王府上下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但公务再忙,年关还是得过,一听说燕白鹿这几日便要回邺城了,李长安连圣旨都顾不得,就跑来了百里外的柳絮书院,虽说主要目的是来寻封不悔,但真正缘由也只有洛阳知晓。
见李长安闷着不吭声,洛阳戳了她胳膊一下,语气严肃道:“你一直躲着有何用,能躲一辈子不成?“
李长安叹了口气:“我也不想躲啊,可是……这叫我如何跟燕白鹿交代,换做旁人,谁家媳妇儿脸上被划拉了一刀不得跟人拼命去啊,更何况还是那么漂亮一个媳妇儿,这还没过门儿呢。不行,我得问问封不悔去,若有得治,倾家荡产我也得给她治。”
李长安说着就要起身,被洛阳一把摁了回来,“人不会跑了,明日再问不迟。”
想想也是,李长安老老实实躺了下来,然后问了一句:“若是我被毁了容貌,你会不会嫌弃?”
洛阳看着那双满怀期待的眸子,淡淡道:“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李长安扯了扯嘴角,前半句很中听,后半句就当没听见吧。
安静了片刻,洛阳擡手抚上那愁容不减的眉宇间,问道:“还有什么,是我不知晓的?”
李长安握住她的手,放在胸口轻轻摩挲,忧心忡忡道:“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先前李相宜一直在关外,尚不知晓李柔珠去了北契,虽说这母女二人看着疏离寡淡,但终归是血脉相连,李双梅一走,李柔珠就是她唯一的亲人,倘若明年东线开战,李柔珠的谍子身份可能随时被挖出来,但眼下这处暗庄还不能撤,也没人可以代替。”
李长安苦笑了一下,“往小了说,李柔珠只是商歌朝廷原本安插在东安王府的一颗棋子,只不过被北雍策反了而已,但怕就怕李相宜自己有赴死的觉悟,却见不得她母亲身死异乡。”
李长安翻了个身,把头埋进洛阳的怀里,闷声道:“我这个北雍王是不是很没用?”
洛阳一反常态,拥紧了怀里的人,言语中似带着一丝怒气,“谁敢说你没用,让他也去橘子州杀个来回试试!”
李长安噗嗤乐了,“看不出来,你还挺会安慰人。”
然后腰间又被拧了一下。
隔日一早,李长安领着一行人辞别竹林先生,走时李薄缘很是依依不舍,不停的朝站在大门前的竹林先生挥手道别,但一转身,这小丫头跑的比谁都快。
下了山,四骑一狼往北雍王府而去。
——————
去往北雍的官道上,一行三十骑驻马在三州交界处,这些人皆是江湖打扮,人人负剑,气机绵长。
一名负剑老者看了看身边衣着与将门子弟相似的年轻女帝,开口道:“陛下,前边不远便有渡口,若走水路,至少可快上三四日的脚程。”
姜松柏淡淡瞥了眼这名王越剑冢的冢主,似笑非笑道:“你是怕有人刺杀朕?”
负剑老者正是四大宗师之一的陆明阳,韩高之死后,这位剑道大宗师已是江湖上公认的四大宗师之首,当然这是没把那个西北藩王算在内,即便如此,加上身后二十八名枯剑士,当今世上没谁敢在他陆明阳的眼皮子底下公然行刺。除非是西北藩王,或是那位东越楚狂人亲自来。
陆明阳撚须轻笑,胸有成竹道:“陛下说笑了,王越剑冢身负陛下安危的重任,虽不惧江湖宵小,但谨慎行事总归没错,即便青州有人意图不轨,有老夫与二十八名枯剑士在,想要脱身也是绰绰有余。”
姜松柏一针见血,半点不留情面,“那就是怕了楚寒山?”
陆明阳脸色变了变,没吭声。
姜松柏冷哼一声:“也是,楚寒山素来乖张,他若知道有这么个良机,指不定就起了杀心,可朕偏想赌一赌,他楚狂人敢不敢来。”
话音刚落,陆明阳神情骤变,背后三尺青峰颤鸣不止。
身后二十八名枯剑士皆是早年间便成名江湖的剑道高手,其中不乏当年名盛一时的剑道宗师,此刻竟是人人如临大敌。
陆明阳面色凝重,擡头望向不远处的山丘,一言不发。
姜松柏顺着他的目光眯眼望去,只见山丘之上,有一个人影,迎风而立,气势巍然。
只听来人声如洪钟,遥遥传来一句话。
“东越楚寒山,特来送上一程!”
陆明阳偷偷瞟了眼身边年轻女帝的脸色,心情一下愉悦了不少。
什么叫好的不灵坏的灵,你看,说来就来了,陛下你倒是跟人打个招呼啊。
年轻女帝不怒反笑,猛然一夹马腹。
三十骑从山丘之下,飞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