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良道:“公司走不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边关月说:“那我留下来陪你。”
“明年过年,我陪你去看外公外婆。”陈贵良说。
“嗯。”边关月开心一笑。
“睡吧。”
“我要抱着你睡。”
……
新的一周,陈贵良又又又又逃课了。
《英语》百分之百挂科,他进大学就没背过单词,而且隔三差五逃英语课。
主要是不想学这玩意儿。
至于其他课程,挂不挂科得看缘分。
在李寻欢的不断催稿之下,陈贵良的码字速度加快不少。
因为李寻欢已经开始宣传了。
这家伙确实人脉了得,韩韩、郭小四、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今何在、蔡骏……等一堆知名作家,同时在博客上宣传《明朝那些事儿》。
瞬间引起无数网友和媒体关注。
李寻欢趁机透露消息给几家报纸,说他已经签下这本书,而且给出史无前例的版税分成。还说陈贵良的校内网,被风投估价500万美元却不接受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从各种角度报道。
多家出版社对此表示抗议,他们主动联系报纸,说李寻欢正在毁掉出版行业。给保底15%的阶梯分成,根本就没有利润空间。而且,《明朝那些事儿》根本不值这个价!
线上线下,吵得特别热闹。
……
此时的博客影响力,你可以代入十多年后的微博。
韩韩忙着赛车,《长安乱》出版之后,就没怎么在网上冒过泡。
他毫无征兆的更新博客,内容却只有一段话:最近发现一本好书,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天涯论坛、榕树下等网站都有连载。
好敷衍。
明摆着被迫营业。
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
“哇,韩少终于露面了。”
“你收钱帮忙做宣传是吧简直莫名其妙。”
“韩少推荐的书肯定不错,我马上就去看看。”
“什么乱七八糟的今天已经有好几个作家推荐这本书。”
“我刚去看了一章,确实很有趣。”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韩韩和郭小四竟然宣传同一本书。”
“……”
相较于韩韩的敷衍,郭小四非常给李寻欢面子,博客文章足足写了七八百字。
而且,郭小四的博客评论区,清一色的“马上去看”、“肯定是好书”、“小四好有眼光”。
在众多作家的宣传下,大量网友涌入天涯论坛的《明朝那些事儿》连载贴。
而长期混迹天涯论坛的网友,也因为这个动静,下意识的点开帖子看小说,想知道这玩意儿为啥能火。
然后,就吵起来了。
“哇,作者知识好渊博,肯定是历史专业的。”
“加油更新。”
“怎么还不更新”
“这种小学生文笔,也好意思写历史科普作品”
“我觉得挺好呀。让我看《明史》肯定读不下去,这本《明朝那些事儿》我看得津津有味,算是恶补了一下明朝历史。”
“太垃圾了。元末起义的诱因很多,作者几句话就略过,一看就是个外行。”
“楼上的,你厉害你写一本出来。长篇大论谁看啊,就该这样写才有意思。”
“我是初中生,我认为写得很好。作者加油!”
“有些人就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喜欢看这本书的,肯定初中都没毕业。”
“……”
天涯论坛其实还好,开喷的网友不到两成。
北大bbs才闹得欢,因为北大学生懂历史的更多。尤其是历史专业的,直接把《明朝那些事儿》评价为儿童读物。
当然,喜欢的也不少,理科生对此的评价普遍更高。因为他们没时间学正史,这本书在消遣之余就能获得基础历史知识。
都炒作到这个程度了,李寻欢还不满意,打电话问陈贵良:“你们学校,有没有《明史》方面的权威专家”
陈贵良说:“大陆和宝岛各有一套系统整理的《明实录》,北大版本被公认校勘更为精审。北大版《明实录》的两位主要校勘者,目前都还在本校教书。其中一位,下学期会给元培班讲课。”
“能请他们为《明朝那些事儿》作序吗他们作序,就能让很多批评者闭嘴,”李寻欢说着又笑起来,“当然,也可能引起更大争议。但不管哪种结果,都有利于我们卖书。”
陈贵良道:“我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