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十二月,寒风凛冽,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冰刀,无情地刮过明朝那满目疮痍的大地。五省总督钱守庸一路穷追不舍,将高迎祥逼至滁州(这段话摘录于钱守庸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高迎祥一路裹挟流民百姓,此时对外嚣张宣称坐拥步兵十万、骑兵三万,觉得自己又行了的老高决定就在滁州与钱守庸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钱守庸知道自己兵虽然精锐但数量太少,于是火速传令卢象、朱大典领兵升前来支援。会战爆发,卢象升一马当先,亲率天雄军精锐骑兵如出山猛虎,直捣义军左翼,马蹄声碎,喊杀声裂空。钱守庸坐镇后方,王广宇有条不紊地指挥一师的火炮向义军骑兵阵地猛轰,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蔽日。在火炮的掩护下,明军步兵稳步推进,以整齐的轮射向义军倾泻弹雨。高迎祥虽奋力抵抗,但在明军紧密协作的强大攻势下,义军各部迅速崩盘,他也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往汉中。
逃至汉中后,高迎祥贼心不死,四处裹挟百姓,勉强拼凑起一支约五万人的队伍,妄图攻打西安,东山再起。
崇祯九年三月,陕西巡抚孙传庭得知消息后,仔细分析地形与敌军动向,他决定在高迎祥大军攻打西安的必经之路周至县黑水峪设下埋伏,而具体执行任务的就是延绥总兵胡翠莲。胡翠莲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即率领麾下的延绥师动身前往黑水峪。此时胡翠莲的部队已陆续装备上李明送来的步枪和新式火炮,还配备了威力巨大的开花弹,弹药储备也较为充足。
胡翠莲领命后,迅速率部抵达黑水峪。黑水峪山高林密,谷深路窄,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是绝佳的设伏之地。她将一旅和二旅分别隐匿在山谷两侧的山林中,借助树木山石隐藏身形;三旅的两个团潜伏在两侧谷口,准备截断敌军退路。同时,她安排师部侦察骑兵营,密切监视高迎祥部队的动向。
高迎祥虽急于进攻西安,但也并非毫无防备。多年来的摸爬滚打,让他格外重视斥候的作用。他沿路派出数拨精明的斥候在大军前方探路。胡翠莲对此早有预料,严令士兵们全部躲进林子深处,不得发出任何声响,违令者斩。而高迎祥的斥候们也都是老手,老手自然就会胆子小,因为胆大不怕死的早都死光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只敢在林子边缘稍作查看。斥候小队长实在看不下去,“吴老二,你在林子边上能看见个鸟啊?赶紧给我进去仔细瞅瞅!要是看得不仔细,出了事儿你们和我都得掉脑袋!”那个吴老二只好往林子里走上一小段,也不敢深入搜寻,赶紧出来喊:“头,林子里啥也没有。”。斥候小队长不放心,他又抬头仔细观察林子上方,见鸟儿正常栖息,并未出现因受惊而不敢落下的异常,便觉得没有异样,准备回去报告一切正常。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眼尖的斥候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常。他发现前方一处草丛的晃动有些不自然,隐隐约约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他心中一惊,缓缓举起手中的弓箭,示意同伴保持警惕,然后小心翼翼地朝着草丛靠近。眼看斥候越走越近,那名斥候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响。就在此时,一只野兔突然从草丛里窜出,引得其他斥候一阵惊呼。这名斥候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好在只是虚惊。
时间回溯到高迎祥的大军即将进入黑水峪的前一夜,胡翠莲派出几名哨探,很轻松地就进了起义军的营地,与李明安插在高迎祥身边的坐探——王铁牛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了王铁牛明天的伏击计划。第二天一早,王铁牛找到高迎祥,一脸憨厚地说道:“大帅,此次行军,辎重至关重要,末将愿在后面保护大军辎重,确保万无一失。大帅您亲自率主力在前,我带辎重在后,如此一来,一旦您在前方遇到什么变故,我就能马上前来支援。而辎重一旦遇袭,有我和手下兄弟们保护也能坚持到您带主力来救。”高迎祥略作思索,觉得王铁牛所言有理,便点头应允。
于是,高迎祥率领主力部队先行向黑水峪进发,王铁牛则带着自己麾下约三千骑兵和七八千步兵,佯装守护辎重,落在了后面。
时间再回到黑水峪这里。这波哨探走后不久,又先后有两波哨探来探查。或许是觉得之前已经有人探查过了,这两波哨探那是一波比一波敷衍,所以就更不会发现什么异常了。待这三波哨探都走后,胡翠莲知道高迎祥的主力马上就要到了,立刻指挥大军悄悄进入预先设定好的伏击地点。
当高迎祥的主力部队来到黑水峪后,也不停留,直接就成群结队的往里涌入。待四万多大军都进入山谷后,胡翠莲一声令下:“开火!”瞬间,山谷两侧枪声大作,新式火炮也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火炮发射的开花弹精准地落入义军队伍中,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同时,明军士兵手中的步枪不断喷吐出火舌,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义军。义军突遭攻击,顿时阵脚大乱,队伍首尾不能相顾。
高迎祥面色骤变,但不愧是久经沙场的义军首领,他迅速镇定下来,大声喊道:“弟兄们莫慌!听我指挥!”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得力将领黄龙,急促说道:“黄龙兄弟,你率两千精锐步兵,从左侧佯攻那处山头,吸引明军火力!记住,一定要打出气势,让他们以为咱们要从这边突围!”又对另一将领刘哲下令:“刘哲兄弟,你带三千老弟兄,随我从右侧冲,务必拿下前方那个山头!只要占据了那里高地,咱们就能居高临下,掩护兄弟们从那里突破狗官兵的包围圈!”黄龙与刘哲领命,各自率部投入战斗。
黄龙挥舞长刀,高呼着指挥亲兵们逼迫那些步兵们向左侧峡谷一个比较矮的地方(暂且称为小山包)猛攻。然而,明军的火力异常凶猛,子弹如蝗般飞过,不断有士兵倒下。周围的士兵们不愿送死,乱哄哄的往回跑。黄龙带着一百多亲兵奋力砍杀逃兵,试图稳住阵脚,但无奈明军炮火太过猛烈。一枚开花弹在他附近炸开,强大的气浪将黄龙掀翻在地,他顿时觉得一阵剧痛袭来,身上多处受伤。身边的卫兵们,有的当场被炸死,有的受伤倒地惨叫,剩下的亲兵们见这里并不安全都吓得四散而逃,根本没人理会受伤倒地的黄龙。黄龙挣扎着想起身,却因伤势过重,又重重地摔倒。最终被打扫战场的几个明军抓获。
而刘哲这边,他与高迎祥带领着三千精锐骨干朝右侧峡谷一处地势相对较缓的地方冲去(此处暂且称为山坡)。可那山坡依然十分陡峭,战马根本跑不动。高迎祥当机立断,大声下令:“弟兄们,弃马!徒步往上冲!”众人纷纷跳下战马,挥舞着大刀、长矛,怪叫着跟着高迎祥徒步向山头发起冲锋。他们都是老贼,平时的待遇好,造反的思想觉悟也高一些,所以基本不用督战队就能顶着山上射来的子弹、炮弹,嗷嗷叫着往上冲。他们呐喊着,不顾一切地向上猛冲,试图突破明军的防线。但明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先进武器,居高临下进行疯狂射击。高迎祥、刘哲等人一次次被强大的火力压制回来,身边的弟兄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山坡。高迎祥随后又调来了二百多弓箭手企图掩护精锐骨干们冲锋,结果招致胡翠莲的一通炮击,高迎祥要不是见机得快险些丧命。
随着战斗的持续,义军伤亡不断增加,士气也随之迅速瓦解。刘哲见突围无望,便悄悄脱下身上的盔甲,换上随身携带的一套普通小兵的衣服,混入人群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