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好几年,皇太极这个开国皇帝去世了,福临登上了皇位。
这次是皇太极当着众多大臣,亲王的面亲口说的,即使豪格很是不服气,但是他也没办法。
主要是福临后面有多铎,多尔衮,吴克善,这些重要的势力后面支持。
他一个人军功再怎么多,也多不过这些人。
在福临登上皇位以后,改年号为顺治,意为“顺从而大治”。
他从小就喜欢汉学,比起自己的父亲,更加提倡满汉一家,重用汉臣,整顿朝堂,鼓励百姓开荒,减轻赋税。
他比他父亲还有魄力,提出满汉无异,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只要是犯了刑法,都一视同仁,不可饶恕。
这些也遭受了满族大臣的抵制,不过福临可不是皇太极,跟那些老臣们都是一块打江山的,即使后代有些小辈犯法了,可以求求情,就亲拿轻放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是他顺治在位,就得听他的,不要老是拿以前的功劳来说事,自己不吃这一套。
大玉儿看着儿子这样强势,想要说什么,但是又说不出来,她知道福临不会听自己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跟福临的关系,好像越来越冷淡,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很羡慕小玉儿跟孩子们的和睦相处。
这天大玉儿跟儿子讨论让科尔沁的格格进宫,至少留个妃位,蒙古再怎么样,也跟着一块打江山的时候,出钱,出力,至少需要给点好处。
福临没有说话,只是有些不爽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他的阿玛才驾崩没多久,自己的这个额娘就开始为蒙古那边开始打算了,是不是还想着让下一代皇上身体里面留着蒙古的血脉啊。
其实皇阿玛最后的时候也告诉过自己,要是额娘提这个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拖着,表现出拖不下去的时候,就给一个妃位,多的就没有了。
大玉儿看着儿子一直不表态,有些失望。
福临说会考虑一下,不过不是现在,现在他很忙,而且还要守孝,后宫不宜进人,说完就离开了大玉儿的寝宫。
大玉儿还是有些想法,想到了自己的表妹,后面就召小玉儿进宫,等小玉儿到后。
两人聊着天,大玉儿把自己跟福临的话说给小玉儿听。
最后大玉儿还有些难过的说道:“小玉儿,你说福临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他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
小玉儿听到大玉儿的话,都有些头痛了,她无奈的问到:“这是表哥的想法,还是表姐你自己的想法。”
大玉儿说道:“这有什么区别吗?我们都是为了蒙古的利益为重啊,要是福临的后宫没有蒙古嫔妃,以后谁还记得蒙古为大清的江山立过汗马功劳啊!”
小玉儿喝着手里的茶,听到大玉儿的话,现在的表姐好像已经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不过小玉儿还是要劝一下她,免得她一直逼迫下去,让福临对蒙古的印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