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球航运在香港注册并拥有四艘自由轮的事情,很快传遍沪港粤。
有人说,当初交通总长俞飞鹏公报私仇,伤透了陈光良的心,所以此次四艘自由轮被注册在香港;
有人说,陈光良早已经转移资产至香港和美国,在香港注册船队,是为了避开国内的外汇审核;
当然还有人说,陈光良对国民政府的腐败享乐有些失望,便躲在香港,关注国内的势态发展。
不管哪种说法,陈光良此举都引起很大风波,他毕竟曾是华夏商人的领袖,为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在香港‘养病’一年,但商业上却没有停下脚步,显然有些耐人寻味。
所以,总司令甚至邀请陈光良去南鲸,许下高官厚禄,并提出要补偿环球航运;不过,陈光良再次使出‘养病’为由,委宛的推脱。
但他会继续派弟弟去沪市,以表示陈家不是退出大陆。
除了国民政府的‘争取’,陈光良自然也引起民Z人士的注意,可惜他已经志不在官场,所以类似的会面都会拒绝。
当然,还有商人朋友来香港打听消息,陈光良不好言明什么,但也说出一些自己的担心——战火恐怕波及全国。
他不说谁胜谁负,但也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一时间迁港的企业开始增加起来;毕竟陈光良在沪市商圈很有影响力,当然主要还是两头下注居多,毕竟现在还是国民政府占优势。
与此同时。
环球航运的四艘自由轮,想开辟至东南亚、至欧洲、至北美的航线,也不是一帆风顺。
一些英资航运纷纷找麻烦,向港府游说,向英国殖民部游说——环球航运的船长是华人,应该给予限制。
这些英资航运公司,还是怕环球航运公司崛起,所以横加阻拦而已。
不过陈光良也不是吃素的,他首先让环球航运在香港的媒体上大作舆论——环球航运将作为全班华人船员的首次跨洋航行,历史意义非同凡响。
(招商局当年开通跨洋航行,但船长是外国人)
此舆论一经传播,香港的华人无不欢欣鼓舞,社会舆论上升。
随后,陈光良又亲自和港府、和英国政府沟通(写信),表示环球航运作为香港的一家本地企业,四艘自由轮的船员都是最优秀的华人高级海员,拥有丰厚的经验.
一时间,这已经成为一场博弈。
隔9年前,华人船长想过苏伊士运河、停靠英国港口等行为,基本是不可能的;至少,也得保证船长是洋人。
而如今,华夏打赢了二战,华夏高级海员已经成长起来,这些都是西方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环球航运进行游说的时候,国民政府也在交涉,双方的目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国民政府更有影响力而已。
港督府。
陈光良的到来,港督杨幕奇也比较友好,抽出时间接待。
“港督阁下,我知道你是一位改革派,香港毕竟是华人多,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保障华人的公平营商环境。”
他首先提出自己的明确看法。
杨幕奇很赞同的说道:“这是自然,在二战中,我们两国并肩作战,也让我看到华人的抗争精神。如今的香港,已经摒弃很多过去不合理的规定,相信陈先生也是看到了的。”
在他现在的计划中,还有更激进的改革——建议香港应设立一个市议会,三分之二议员为民选,其余三分一则属委任;另外,在民选议员部份中,一半由华人直选,而另一半则由洋人直选。构想中的市议会最初可负责管理消防、康乐场地和市政局,到日后情况许可的话,更可以管理教育、社会福利和公共建设,甚至于公共事业。
此举,可是让华人在香港参政的权利大增。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确实,我看到了!此次我来找港督阁下,是提出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请讲”
陈光良作为华商有地位的人,如今在香港定居,港府也不得不考虑其影响力;好在陈光良一直保持着‘非官商’的风格,这让港府觉得这可能是件好事,吸引更多的投资来港。
“租界已经不再,那么香港却迎来一波经济发展的机遇而香港的未来,可能有着‘转口贸易’和‘航运’的双重前景,特别是航运业的发展,香港有着天然的良港.所以,我希望港府能在航运业上,公平对待英资、华资,不再设置门槛,毕竟为香港经济带来的,我们是一样的。而且香港航运前景远大,英资可以赚钱,华资也可以赚钱,大家共同发展,才是未来。”
他的言语中,求的是‘公平’,也没有说英资如何如何,而是谋求共同发展。
不管是谁做港督,态度肯定是支持陈光良的观点,毕竟这才是主流。
而杨幕奇不仅支持,还大方的保证道:“这一点陈先生放心,我们会一视同仁的。听说你购买了四艘自由轮,想开通几条航线,我们港府会给予支持。”
“多谢阁下”
他要的也是个态度,实际上各方面手续都是合法的,英国人也拿不出什么理由来卡脖子。
陈光聪需要再次回到沪市,陈光良将他叫到书房里。
“你到沪市后,一切行动要低调,只需要偶尔出现一下,表示我们陈家人还在沪市,仅此而已。”
此时的沪市,陈光良还有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等企业,就是国内的业务也有很多;他倒不是在意这些资产,而是一种缓兵之计,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在香港‘养病’,自己的弟弟代表自己在沪。
当然这也是应付一下,很多人恐怕也猜测出一些。
陈光聪点点头,说道:“我明白,平常我基本都在平安银行大厦和酒店里,偶尔参加一些商业应酬。对于前来试探的人,和拉拢的人,我一律按照你的意思应对。”
“嗯,你如今也算我的得力助手,大家多少也会相信。等到明年中,你也差不多不用待在沪市了。另外,安保问题不容轻视,多一些谨慎。”
有荣宗敬、荣德生的例子,陈光聪还是有些危险的。但同时,陈光聪又是比较安全的,因为陈光良的影响力和关系网,都已经超过荣家。
“嗯,我会注意的。”
陈光聪倒是不会担心,这第一,他们陈家不是荣家,荣家当初影响力也就是面粉和纺织,但陈家可是方方面面;这第二,陈家在沪市依旧有一些安保力量和信息渠道,足够保护他的安全。
最后一点,陈光聪相信,绑匪要100万美金,大哥会毫不犹豫调动资金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