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决定好了,现在都走到半路上,要不然我读研究生选择导师的时候,也不会选择指挥系的。
这次来我的目的主要是我的团长,王庆瑞听说过吗?前段时间能把老a打败的那个明星团长”。
王庆瑞一听到李宁说起自己,立刻立正站好,对着赵老敬的一个军礼,那股精气神完全不像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所能拥有的。
〝小子你精神没有用,作为一名真正的指挥官,我甚至能接受你邋里邋遢,没有丝毫的军人气质。
因为这些对于战场的局势影响并不大,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优秀的成绩,你前段时间将老a打败了,对吧?”
“是的,首长”。
“打败了几次?伤亡比如何?”
“报告,打败了一次,最终的伤亡比大约是2.5:1,我方是2.5,蓝军是1,最后我们都已差不多拼到了全军覆没的程度。
红方只剩下两三百人,蓝军是一个也没剩下,最后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亲自向我军发起了冲锋。
红方正副两个总指挥,分别是我和李宁同志,都在演习过程中阵亡了”。
“你没有过度的捧高自己,踩扁他人,这点做的非常好,我在这里先对你提出口头表扬。
不过你别高兴的太早,一次胜利有的时候代表不了什么,比如说我小时候经历的那次,将全世界卷入进来的世纪大战。
脚盆鸡的战斗力是必须要承认的,他们确实非常强,早期的时候,即使是从后勤部门随便拉一个最普通的新兵。
放到我们这边足以胜任班长这一职务,强一点儿的甚至能当排长,以及副连长,光会识字,和能看懂军事地图这两项技能就秒杀了我们大部分军官。
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我们作为落后的那一方,也不是没有打过胜仗,之所以大家都没看到,报纸上也没有进行报道,其中的原因非常的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胜仗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一个连营级的胜利,在全军大溃败面前显得毫不起眼。
有些部队明明上午才取得胜利,下午就在鬼子的进攻中全军覆没,连个独苗苗都没剩下,你说报社的记者如何采访?
所以你明白我所说的了吗?一次胜利代表不了什么,你需要多次,且不以取巧的方法取得的胜利,才能在上级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
对于首长的悉心教导,王庆瑞赶紧点头称是,同时也在对之前的骄傲行为,进行全面且深刻的反省。
从现在这个角度来看,他之前确实有些被吹捧的过高了,但凡铁路更加细心一些,己方再出一些差错,那这场演习最终的胜负结果,将会具备非常高的不确定性。
想到这里,王庆瑞又将头低了低,或许是因为脸已经被紫外线晒得很黑,所以无论是李宁还是赵老,都没有发现多出来的那一丝丝的羞红。
“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几分张副师长的风范。”
对于李宁的询问,赵老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复,而是转身看了看放在柜子里的一枚奖章,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约5分钟之后,才开口回应道:“确实有几分他的风范,就是不知道王团长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在同年龄段的正团级军官中,应该算得上中上等,毕竟他经常参加一线的训练,平时也比较注重保养,应该不会年纪轻轻就出现癌症”。
“那就好,我会持续关注他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不介意去提携一下年轻有为的后辈”。
王庆瑞在听到这个答案后,赶紧将有些疲劳的后背再次挺直,怎么说年龄也已经踏入40岁这道大关,身体各项指标下降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