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参加会议只不过是表象,真正要做的是结交人脉,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我带你去各处走一走。
还有你这个钱我估计是不够的,明早趁着银行刚上班人少的时候,多去取点儿钱出来”。
李宁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由原来的平淡转为高兴。
他原本是打算给王庆瑞找几个,级别在正军级到副大军区级之间,年纪比较大,优秀继承人比较少,处于半退休状态下的领导。
没办法,优秀的资源毕竟是少数,谁也不会嫌自己拥有的资源和人脉少。
如果找那些年纪还处于壮年阶段,手握实权的高级将领,他们绝对不会愿意在王庆瑞出现问题时,在背后帮上一把。
顶多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提前一段时间打个电话通知一声,说不准还会当起名与人,以此来规避潜藏着的风险。
所以李宁选的就非常的贴合实际,一上来就将那些看上去十分诱人的选项,全部给pass掉,留下那些真正有用的。
他所提出的条件,也是有着不小理论依据的,比如说年纪较大,意味着距离彻底退休的时间不远。
而越是这个时候,领导们越是舍得对未来的继承人,进行再次投资与准备底牌。
王庆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个十足的潜力股,毕竟不是谁都能在40岁出头的年纪,轻松踏入副师级,哪怕是个闲职难度也非常高。
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在5~6年之后一定会获得回报,原因是他年纪不算太大,只要他想继续在部队光明磊落地待下去,在道德上就不能有太大的污点。
比如说忘恩负义,比如说见死不救等标语是绝对不能出现在他的身上的,虽然有些道德绑架的意思,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险呢?
并且如果继承人能力比较优秀的话,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保险,更多是带给自己心理安慰,而不是真的要用他。
可要是继承人能力不佳呢?说不准就是颗保命子。
只是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因为继承人不一定是儿子,女儿这种直系亲属,也可以是远房的侄子,女婿,优秀的下属等等。
所以李宁在来时想破脑袋,也不过筛选出三四个人,并且他们是没找到称心如意的后辈,不是说没有人选。
现在李宁的想法已经发生了转变,因为原本是没有时间优势的,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仅有一个晚上的空余时间。
许多人根本无法事先通知,只能到总装备部后打电话一个个邀请,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时间站到了自己的这一边,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拿着礼物一个个去拜访呢?
之前只选择了最合适王庆瑞的选项,不代表着其他选项不行,有道有草没草搂一耙子,秉承着广撒网,多捕鱼的策略,总能碰到愿意投资王庆瑞的人。
并且是先跟他们通个气,在接下来的正式会议上,随便帮团长说几句话,肯定能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力。
这次是全军级别的会议,不是一个军区有能力组织的,哪怕这个军区是首都军区也一样。
而王庆瑞在会上的表现,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传到赵副军长的耳中,受重视程度是不是能提高一点?甚至把他当做邱师长2号来培养,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