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刘听到这话后,摸了摸下巴,然后说道:
“有道理啊!中物院合作案例为中医药提供了权威佐证,而书籍作为知识载体天然具备公信力。”
“咱们通过将研究所与科普内容绑定,可借助科学界的实证逻辑,比如方言今天用工程模型解释中医理论的做法,直接就可以强化公众对产品的信任。”
“嗯。”方言也点了点头。
这属于是低成本高效率推广了。
在改开初期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时,书籍作为传统媒介具有广泛覆盖性。
就像是小老弟的一样,基本上年轻人是人手一本。
而如果方言写一本书,通过向相关单位定向发放,既能规避商业广告限制,又能利用政策支持的审批绿色通道快速渗透体制内,非常符合他之前打算,用国家合作案例开拓市场的策略。
巧妙地将学术权威性与商业推广结合,为秘方研究所的产品提供了低成本、高可信度的市场入口。
不愧是在国外呆了好几年的人。
脑子里想的东西就是要比国内的人活泛。
看来老贺不止是针灸,八卦掌,还有商业方面的天赋啊,这妥妥人才呐!
很快方言就同意了他们的说法。
“这个保养方案,我觉得不该只由我一个人编写。”方言补充道。
两人看向方言:
“嗯?什么意思?”
方言解释道:
“我认为,咱们要像编撰《中药炮制学》那样,应该广泛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要找中医药院校的老师、研究院的教授,还有各大中医院的专家,让大家都贡献贡献智慧。”
“你们想想,这样做好处可要比我一个人做的好处多得多。”
其他人一个个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方言说道:
“这样做,一方面能为方案提供更多权威背书;另一方面,将众多专家汇聚起来,方案获得的认可度自然会更高。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抛头露面,方案的影响力终究有限。只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本书的编撰工作中,才能引发更广泛的关注,让更多人对它产生兴趣。”
听到这里大家纷纷点头。
讨论好的事情后,方言给家里打了个招呼说不回去,然后协和这边没有多久,就开始吃午饭了。
今天大厨还是用上了浑身解数,努力做了一桌子品质超平日水平的饭菜。
吃起来虽然没有方言和国宴大厨的做得好,但是味道起来也算是很不错了,至少老刘和经常吃学校食堂的雷莲做出很高的评价。
吃过午饭过后,方言先回了家一趟,然后开上车把所有人都载到了学校门口。
然后他才和老贺一起进了华夏中医研究院。
先去给针灸研究所,找了程老反应了下耳针贴的改进方案,然后两人又从这边去秘方研究所看了一眼。
现在这边已经开始是生产,负责管理的生产的操作工人,也是华夏中医研究院这边找的熟练工。
他们这会儿排的生产是制作销往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产品。
生产出来后,还需要和其他产线的产品做比较,要求达到一致性。
现在方言他们带着新的方案来了。
让他们生产完了这一批后,开始制作一批,逍遥疏肝丸,天麻钩藤缓释丸,茵栀参芪护肝丸,以及菊明茶苷颗粒。
制作方法和工艺要求,全都写好了。
当然也不是方言他们随口一说就行,这种车间生产必须要下生产文件,走采购原材料的流程,基本上这边目前的生产到差不多了,原材料也就采购到位了。
方言在这里自己的办公室柜子里,拿到了单位的几个公章,写下文件后,哐哐一顿盖,一式三份,本单位留档一份,车间一份,上级研究院也要一份。
接下来忙活的工作就要交给刚入职的老贺同志了。
之前他闲得慌,现在马上这工作就来了。
当然了,他在忙的时候,方言还得去给他要福利,他之前说了想要在研究院也要个住处,方便工作晚了能够在这里休息。
方言于是又去找了上级领导赵锡武副院长。
还好研究院还有空房子,流程一会儿就批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让老贺自己来签字确认,然后置办里面的东西。
方言看他有些恼火,也想给他配个帮手。
其实本来方言是想找大金的,但是想了想,最后还是算了。
最终方言把想法打到了大五学长的身上。
玉川教授那几个学生,现在也快毕业了,方言就去询问了一下他们,要不要进秘方研究所,当然全靠自愿,毕竟他们在协和也挂职了。
几个男生还有些纠结,但是唯一一个女生苏悦,她当即就表示乐意去。
方言给她说是当副所长的助理。
苏悦也同意了。
然后方言就直接去安排了。
就用这么点时间,在下午上课前,搞定了工作上的安排。
接下来方言回到了自己班上。
由于今天的涉密的问题,今天的医案是没办法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