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父紧张的问:
“不是,回城还要上工啊?爹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做什么啊?”
吴父这一辈子,都没做过工。
虽然吴家是落败了,但是仆从什么的家中也是有的。
吴氏笑道,
“爹,你放心。城内比你年纪大的人,都在伐木场做工搬运木头呢!爹去伐木场做事,绝对能行!至于大哥,他正壮年,能做的工就更多了!”
一听“伐木场”,吴父整个人都不好了。
“能不能让你娘做绣工挣钱,爹在家待着呢?”
吴父恬不知耻的问。
吴氏没说话,而是看向吴母,
“娘,你怎么说?”
从吴氏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个什么事都不管的人。
吴母却平静道,
“夫君,我的眼睛瞧不见针线,没办法做绣工。”
吴父这下真慌了,
“那咋办?!我不能去干苦力活!”
吴家大哥也是站在原地,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他只会享福,不可能去干活的!
抬头看了看外头还立着的几个吴家仆从,吴家大哥聪明道,
“爹,之前我就听闻北地有北地的规矩,如今护绥城有这般要求,那也不是没有破解之法。”
吴父闻言,当即追问,
“啥办法?快说说!”
“咱们只要不回护绥城,那不就行了?我们可以留在这林中生活啊!虽然清苦些,但家中仆从还在,总好过自己去上工!”
吴家的仆从其实也没几个,且都是家生子,谢长生就一并带来了。
至于吴家大哥曾经的那些美妾,早在家中银钱入不敷出的时候,都被他发卖了出去。
吴家嫂子一听,觉得有道理。
可她转头看向吴博,见吴博微微拧眉,当即就站出来反对,
“不行!博儿还年轻,不可在这山野之间荒废人生!”
“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等未来肯定不能一直生活在此地。”
吴家大哥劝道,那意思自然是希望全家都留下。
可吴家嫂子不同意,她虽然见识浅薄,但却想到谢家人都在城内呢,且谢家不是管着整个北地的么?
自家儿子回了护绥城能吃什么亏?
等等!
难道小姑子是故意说什么做工的事,来吓唬人的?
吴家嫂子此时忽然就变聪明了,甚至内心里还很感激吴氏,给了她甩掉夫君和好赌公公的机会!
于是,吴家嫂子直接拉着吴博道,
“我要带着博儿进城!他在外做工挣钱,我这个当娘的,得在他身边照看着。虽然他不能走科举之路,但是博儿还要娶妻生子,这些事得有人帮博儿张罗起来!如果他留在这里,那你们老吴家连传宗接代的人都没有了!”
提到传宗接代,吴家大哥沉默了。
这的确是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