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和普通人相比,他们都已经不能算是正常的人类,各种身体数据和参数都强大太多了,所以这就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宇航员是不可能批量生产的。
红星也不准备按照常规宇航员的那种训练和选拔,不然想建设大型空间站和月球基地,连人都不可能凑得齐。
之前霉国的猎户座飞船进行的绕月飞行任务,从发射到绕月飞行,再到返回,一共用了25天10小时。
这个时间太长了。
对于没有进行标准训练的宇航员来说,如果在太空出现问题,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他们是不可能坚持到从月球返回到蓝星的。
如果只是送几个精英上去,大家可以依赖他们的身体素质,但是一旦规模扩大,月球基地有数百人,乃至数千人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概率,出意外的情况也会被无限放大。
大家都不想给这些项目抹上阴影,而且以后的太空旅行,月球基地扩建等,势必会有很多身体素质一般,没有经过长期标准训练的普通人上去,到时候肯定会有医疗需求。
现在不提前做准备,真的出现问题了,临阵抱佛脚可不是什么好词。
在沉默之中,陈尘站起身来,环视众人说道:“我们为宇航员配备的医疗机器人和医疗系统,是为了减少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受伤可能性,却无法彻底避免,特别是在太空环境下,一些平常没有发现的病变组织也可能会活跃起来。”
“像常见的胆囊炎,阑尾炎,胃炎等疾病更是在太空环境下有很大几率出现。”
(这里别说在蓝星切了再上去,切了就有伤口,有伤口你懂得。)
“所以太空医疗系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还是要有的。”
陈尘的话让实验室再次沉默起来,他说的这些很简单,在地面或许只是最简单的小问题,但是在太空都是能要人命的大问题。
他们也不禁思索起来,大家对于火箭送航天器和人员上去是很有信心的,但太空医疗的问题,却是所有人都无法解决,但未来现场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无论如何,当我们进行开发月球基地大作战的时候,医疗舱必须开发完成,医疗项目一天没有成功,我们的月球基地项目将会一直保持在一定人数,我们不能将几百人,几千人,乃至几万人送到月球后,就不管他们的生命健康。”
“所以大家可以群策群力研究一下,之前大家一直在研究核心舱,扩展舱和轨道系统,现在这些都接近尾声,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长期的生态健康项目上了。”
陈尘这爽朗的声音在研究室内回荡,也让很多老一辈的航天研究人员想起了以前。
在最早的太空竞赛中,哪怕明知道飞船有问题,为了那该死的zz也要强行让宇航员升空。
全船带着203处故障起飞,一边飞一边修……
(大家可以搜一下,科马洛夫真的牛逼,要不是返回舱真没法修好,他就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的奇迹。)
还有的宇航员从太空回来后,连国家都消失了……
就在陈尘在这边讨论未来项目的时候,航天员训练基地里,有数十位备用宇航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训练。
长达十八米的巨型旋转臂在疯狂的回旋,在这个回旋臂里,有三位男性和一位女性都面部扭曲咬牙切齿。
没错,这正是过载训练,他
她们正在承受着9G的过载,并且还要思考面前的题目,要求在过载停止后20秒内选择所有题目的答案。
这里除了这几人里就有一个最早加入红星安保队伍的人,也是陈尘的贴身护卫之一的——张棱。
付云海在陈尘身边看着张棱被选中,那是只能看着流口水,却无法转职过去……
我也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