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气,春意正浓,大唐王朝,太极殿外的梨花随风飘落,洒在殿前的石阶上。
然而,殿内的气氛却凝重如冬。
李世明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捏着一封刚刚送达的密信,眉头深锁,指尖微微发紧。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无人敢轻易出声。
半晌,李世明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沉声道:
“诸位爱卿,大汉王朝竟出兵十万,协助魏国?”
他的声音并不高,却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兵部尚书侯军集率先出列,抱拳道:“陛下,此事绝无可能!”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眼中闪烁着冷厉之色。
“汉军主力一分为二,一部驻扎枫叶城外,和楚军的狂龙军团对峙;另一部则被周军牵制于北境,其国境内还要驻守兵马,他们哪来的十万大军可调?”
李世明微微眯起眼,指尖轻敲龙案,沉吟不语。
这时,长孙无极缓步上前,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尚需谨慎。”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丝深思熟虑的意味。
“刘掣此人,虽素来谨慎,但魏国若亡,汉朝便是我大唐下一个目标。”
“他若此时不救魏,待我军平定魏境,兵锋直指汉土时,他再想反抗,恐怕为时已晚。”
李世明目光微动,缓缓点头。
“无忌所言有理。”
然而,另一位大臣——谏议大夫魏征却冷哼一声,出列反驳:
“刘掣若真有十万大军可调,何须等到今日?魏国求援已久,他若真有此力,早该出兵,何必等到魏军节节败退之时?”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群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李世明眉头越皱越紧,最终猛地一拍龙案,冷声道:
“够了!”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他目光凌厉地扫视众人,缓缓道:
“传朕旨意,命密探即刻查明汉军虚实!”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另,传令苏将军,调集五万精锐,随时待命,若汉军真敢出兵,便让他即刻驰援李敬!”
众臣齐声应诺,纷纷退下。
然而,李世明却忽然开口:“丞相,且留下。”
长孙无极转身,恭敬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李世明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蝎族那边……如何了?”
长孙无极微微一笑,低声道:“陛下放心,一切尽在掌控。半月之内,必见分晓。”
李世明缓缓点头,目光深邃。
“很好,只要蝎族之患一除,朕便可全力对付楚国!”
与此同时,烈日当空,楚军铁骑如黑色洪流,沿着官道疾驰向青州于陵。
楚宁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目光冷峻地望向远方。
忽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正是谋士贾诩。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锦衣卫急报!”
楚宁勒住缰绳,接过信件,迅速展开。